工匠精神,技术和艺术的结合,我以书馆来介绍。

02/05/2016 15:31:45      点击:

今天看到这样一段话: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“工匠精神是一种缓慢的积累,是整个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,因为它就是以持久的学习和长久的习惯为基础的。

       而在最近几十年,在到处都是能挣快钱的时代,这绝不是产生工匠精神的土壤。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,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做。

       这意味着,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,不再能得到回报。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。

        对此,我深有同感,想想我们身边用的一些东西,质量没有原来那么考究了。小时候我们见的一把椅子,床,那是用了一代人又一代人。

       对于房子的建设也是这样,千篇一律的建筑。不像房子,更像“监狱”,是思想的监狱,我喜欢阿根廷的建筑。有颜色的房子,形式各样的房子,有着每个人的想象力。

 

阿根廷的彩色房子

      前不久,家里刚装修,是最简单的装修。厨房的台面,想装成白色,不喜欢大理石的灰黑,可是最后还是被装成了大理石。原因是周围都是这样的大理石,你要的白色,没有。或者在上面铺一层白色的瓷砖,但是铺瓷砖的话,以后容易裂开,等等。生活就是这样的,不是我们不想有更多的选择,而是我们被“体制化”了,标新立异在学校就被扼杀了,你想要的个性没有。 

      我们缺少想象力,怕麻烦,我们只想快速的去赚钱,去获取声名、权力和地位,我们忘记了活在当下。我们活在快餐社会,结婚、生子、建房子、娶媳妇、生小孩,一切好像放电影一样,老了的时候,发现自己都在忙些什么呀!想读的那本书,认真读了吗?想去的地方,去了没有?想找的某个人,好不容易问到他的地址和信息,却了解到,他已过世。想全身心做的那件事,等有钱了,等孩子大了,等……,在所有的等待中,一切结束了。人生,充满了玩笑,被玩笑着。

      所以,想做一个小众的品牌皮具“艾莉莱”,每年不做太多,最多只生产12款,每款200只,一年只有2400只包。在每一款包里都融入它更多的内容,名声除外。科技的元素,如何让包做到防伪,让做假的成本很高;艺术的元素,前卫时尚,被少数人能接受,为爱包的人所欢迎,只为“包包控”的女神们设计;客户需求的元素,材料上乘、工艺精湛、个性突出、低调而又大气。这样的一个包,如果只卖200元,那工作室里的工匠们将会被饿死,对,这样的一个包2000元起,不是人民币,是美金。这是梦想吗?我不停的问自己。    

      梦想被嘲笑着。想办一个公益书馆,这个书馆不在城市,不在学校旁,而是在乡下,我只想做一个具有“工匠精神”的读书人,好好读书,享受读书。这个书馆,可以预约读书,书馆里,没有的书,可以预约购买好。可以在书馆里住几天,哪怕是躺沙发。这里没有手机信号,只有咖啡和美食,只有温暖柔软的靠枕,以及淡淡的音乐,来这里的目的,就是读书和放松。  

 

     书馆的技术体现在预约,查询,互联网应用等等;艺术体现在书的品味,读书的环境,书的陈列,读书讨论活动的组织;一周推送一本好书,一月一次高品位的读书交流沙龙,一年一次读友的长途文化旅行。

      工匠精神,怎么扯这么远。其实做任何产品都可以这样的做到精致。我记得,2005年做藏香生意,选择香炉的时候,我浏览了很多香炉图片,尤其欣赏日本产品的美,敬佩日本人对产品的细致和用心。熏香炉,精美精致,姿态万千。景泰蓝、琉璃、青铜、黄铜,中式、日式、欧式,田园风格、后现代主义、古典宫廷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这些年,东奔西走,从事教育,却一直没有长驻讲台;涉猎网络,却夹杂日常琐事;读书,越来越少了。却越来越怀念小时候读书的场景,一本金庸的《连城诀》,钻在被窝里,拿着手电筒看。爱读书人的心,一般人是感受不出来的。当时读《平凡的世界》,基本就是一口气读完,除了吃饭和上厕所,其余空闲时间全部用来读书,连续2天多一点的时间,读完《平凡的世界》,读后心情澎湃,感慨无限,也在思考,也在质疑,现实与浪漫同在。

       想读书,而无书可读,想读书,读书的环境当年却如此狼狈不堪。促使我想办一个书馆,一个有品位的书馆,一个舒适美好的书馆,是书馆,也是书房。

        这辈子,不喜烟酒,只爱读书。